中國培養(yǎng)科研誠信的五大策略——唐莉
宇凡軟件
Nature上發(fā)表了一篇名為《Five ways China must cultivate research integrity》研究,為中國學界扼制學術不端、培養(yǎng)科研誠信提供政策建議。
注:圖片來自于參考文獻[1]
近日,復旦大學唐莉教授在Nature上發(fā)表了一篇名為《Five ways China must cultivate research integrity》的文章,為中國學界扼制學術不端、培養(yǎng)科研誠信提供政策建議[1]。
中國學術不端的現(xiàn)狀
學術不端行為是指,在科學研究和學術活動中的各種造假、抄襲、剽竊和其他違背科學共同體慣例的行為。
中國的科研人員數(shù)量約4百萬,居世界首位。近年,中國學術界異軍突起,科研成果數(shù)量快速攀升。2008年,根據(jù)Web of Science收錄的期刊文章數(shù)量,中國取代英國躍居全球第二,并保持該排名至今。與此同時,近幾年,同行評議造假、學術論文造假以及科研成果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屢見不鮮,撤稿論文數(shù)量也大幅上升。唐莉教授的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顯示,1978-2017期間,中國貢獻了全球8.2%的科研論文(SCI/SSCI/AHCI檢索的期刊論文)的同時,貢獻了24.2%的撤稿論文,兩者不成比例。其他國家貢獻的論文占比與撤稿論文占比基本一致,例如,美國貢獻了30.7%的論文的同時,貢獻了28.1%的撤稿論文。
學術不端背后的原因
清華大學物理系朱邦芬院士在中科院學部舉行的“重大學術不端事件的應對機制與管理”研討會上指出:戴著人才“帽子”和沒戴上“帽子”的,其待遇差別較大;對科研人員重復獎勵等誘使一些科研人員快出成果;再加上學術不端行為的風險與“收獲”不相稱,所以才有一些人對此趨之若鶩[2]。因此,如何建立一套公平、透明、具有可操作性的調查處理程序和規(guī)則,從而逐漸形成長效機制,是學術界與科研管理部門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。
中國政府對學術不端的關注
中國政府在應對學術不端問題上持續(xù)高度關注。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“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,懲戒學術不端,力戒浮躁之風”。近年,政府出臺的關于學術不端的文件包括:《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》(教育部,2013)、《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》(教育部,2016)、《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》(中辦、國辦,2018)、《關于進一步規(guī)范和加強研究生考試招生及培養(yǎng)管理的通知》(教育部,2019)(青塔,www.cingta.com)。2019年7月,學術界迎來了首個針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行業(yè)標準——《學術出版規(guī)范——期刊學術不端行為界定(CY/T174—2019)》(以下簡稱《標準》)[3]。國家新聞出版署正式發(fā)布實施的《標準》中界定了學術期刊論文作者、審稿專家、編輯者可能涉及的學術不端行為,適用于學術期刊論文出版過程中各類學術不端行為的判斷和處理。
科研誠信建設的五大困境及應對策略
唐莉教授基于全球撤稿數(shù)據(jù)、國家撤項數(shù)據(jù)、科學家問卷以及與科研管理中的重要利益相關者訪談,我國科研誠信建設面臨的五大困境及應對策略:
如果學界對學術不端沒有統(tǒng)一的標準,那么如何控制學術不端行為的相關討論就只能是空談。唐莉教授的調查顯示,20%的受訪者認為一稿多投、自抄襲等行為在他們領域是很正常的。此外,期刊論文的內容在著作中重用是可以被接受的,1999年之前,一稿多投、中英兩投等行為都不被視為學術不端或不當。
學術不端的監(jiān)管措施應分為兩種:事前檢測和事后懲罰。對于前者,中國知網(wǎng)的抄襲檢測系統(tǒng)為中國學術期刊以及機構提供論文抄襲檢測服務,但該系統(tǒng)能檢測到的學術不端類型很有限,因此,中國學術界對于學術不端的監(jiān)察措施主要依賴于后者,即事后懲罰。
科研管理部門對于學術不端行為的監(jiān)管遠不如科研人員所在的大學或科研機構及時及有力,但在現(xiàn)有評估及管理體制下,大學與科研機構往往擔心聲譽受損和科研經(jīng)費受影響,而不愿意調查學術不端行為。
在全球化和專業(yè)化的背景下,科研人員之間的合作越來越頻繁。目前,合著責任追究問題是全球面臨的巨大的挑戰(zhàn)。合作過程中,論文的作者在享有研究成果的同時應該承擔一定的文責,尤其是出現(xiàn)學術不端時。因此,越來越多的期刊要求作者在投稿時就注明每一位作者的貢獻及責任。
中國的誠信文化建設應該與中國科研水平的快速發(fā)展步調一致,將研究成果與學位要求、晉升以及金錢獎勵聯(lián)系在一起,會誘發(fā)科研人員的學術不端行為。
唐莉教授認為,為了實現(xiàn)『雙一流』的雄心壯志,中國政府與學術界可以從如下五個方面來執(zhí)行以上五大策略:
-
對過往非重大不端事件可實行有條件不追溯,對當下及未來不端事件零容忍。
-
誠信建設制度化??萍疾颗c科協(xié)牽頭,制度化科研誠信培育,幫助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學術不端處理程序。
-
激勵大學建設科研誠信。
-
通過教育提升誠信素養(yǎng)。
-
研究哪種類型的制度架構和項目推行能夠促進學術誠信、遏制學術不端。
注:唐莉,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;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(CASSSP)理事。電子郵件:litang@fudan.edu.cn。該研究該成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(#71843009)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(#WKH3056005)的資助。相關鏈接如下 :
原文: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d41586-019-03613-1
Altmetric.com 討論:https://www.altmetric.com/details/71170449/twitter
參考文獻
[1] Tang, L. (2019). Five ways China must cultivate research integrity. Retrieved 27 NOVEMBER 2019, from 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d41586-019-03613-1.
[2] 專家熱議科研誠信:對學術不端“零容忍”. 人民日報. http://www.chinanews.com/gn/2018/12-03/8690986.shtml.
[3] 誠信中國官網(wǎng). Retrieved 27 NOVEMBER 2019, from https://www.creditchina.gov.cn/biaozhunguifan/hangyexingbiaozhunguifan/201907/t20190719_162471.html.